如何利用一個好茶杯,提高你的生活品味?

您仔細觀察過每次泡茶都要用的茶杯嗎? 花了很多時間尋找好的茶具,也陸續購買了一些道具,是不是光是尋找杯子,就耗散了許多注意力呢? 但是有個問題,大家都說自己是最棒的,那麽您該如何選擇呢?
本篇文章快速導覽

大部分的茶杯都是機器量產的

工業革命之後近兩百多年,「效率」變成了全球的主流價值觀。因為西方科技的發展以及歐美強勢文化的席捲,我們生活用品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通通都採用了不同於過去的一種全新衡量標準。

為了達到效率,勢必要有一定的標準固定化流程,而其中機器是最勝任這樣的標準化規則了!機器與人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自我意識並且不受環境干擾。拿掉了人為因素與大自然的影響變因,的確完成了「效率」的最終目標。

仔細想想,機器與人本質上完全的不同,他能夠幫助人們完成一些過去人力無法完成的目標,確實是人類有歷史以來最厲害的工具了!

可是您有沒有想過,我們是不是過度依賴機器了呢?

思考一下…

機器能夠生產 100 萬個絕對好用的螺絲釘,但是,量產一萬個茶杯能夠符合所有人的需求嗎?這樣的效率真的好嗎?!

我在手工作品迷人的原因中說到,我們每個人從小時候接觸的教育與生活習慣、到長大後的社會經驗累積、甚至與生俱來的個性特質,這些林林種種因素讓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完完全全不一樣。即便是同卵雙胞胎,都不是完完全全的「複製」,那用機器完全量產出一模一樣的茶杯,又如何能真正適合每一個人?
除非,把人的五感,麻痺成不思考的機器了…

事實上

機器,只能夠量產出「給機器用的」好材料,只有人才能夠真正做出給人用的好物品!

為了效率讓我們達到了一致性,卻犧牲了自然美的差異性。商人為了銷售出機器生產出來大量的物品,潛移默化開始教育人們,他制定了許多標準,試圖把人變成與自然斷線的「機器」,以便於達到商業的目的。
以喝茶這件事來說,以下這些標準論點相信大多數的人都不陌生:

  • 喝茶要用白瓷杯,以便觀看茶色
  • 紅茶要用 85 度 C 的水去泡
  • XX茶要用00杯子喝

類似以上的「正知正見」非常多,但您有沒有發現,這些規定都沒有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什麼叫做把人考慮進去呢?有一個日本戰國時期,關於豐臣秀吉與石田三成的故事,應該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例子:

三碗茶的故事

石田三成是日本歷史的名將,在還沒功成名就前在一間觀音寺生活。某一天,幕府將軍豐臣秀吉路過觀音寺,因口渴而到寺中求茶,剛好是石田負責接待。
石田非常熱情招呼,不疾不徐得前後倒了三碗茶:第一碗奉上的是「大碗」溫茶;第二碗奉上的是「中碗」稍微熱的茶;當豐臣秀吉需要第三碗時,成田則是奉上了一「小碗」熱茶。
將軍對三碗茶大、中、小的差別,疑惑不解,便問其涵意?
石田解釋道:「第一大碗溫茶是為解將軍口渴,茶溫適中,量要大;第二中碗熱茶是在喝了大碗茶後,因不渴了,略有品茗之興,溫度稍熱,量也減少些;第三碗純粹是品茗,因此只奉上小碗熱茶。」
石田奉上三碗熱茶的心思與體貼,讓豐臣秀吉深受感動,於是將其留在自己幕下,也造就了石田成為了一代名將的因緣。

從上面的小故事可以發現,同樣的時間地點,同樣的兩個人,一人奉茶、另外一人品茶,就使用了完全不一樣的茶杯與茶水溫度。若換作是機器人,他可能第一杯就讓豐臣秀吉燙到舌頭了!大概也會被這位未來的太閣砸成了廢鐵。近百年來,我們並沒有被教導如何去感受自己身體的感覺,甚至被引導到忽略自己的感覺!這樣,該如何去品味生活呢?
更別說還要為了喝茶,特地挑選有共鳴的杯子了。

延伸閱讀:如何在生活習慣中,增進你的生活品味?

挑選茶具、茶杯之前要知道的事

從茶道來看,過去也有關於「品茶」的論述,除了陸羽的茶經之外,有藝術皇帝美稱的宋徽宗,也親自編纂《大觀茶論》。
大觀茶論裡頭對於器物選擇也有一套特殊的觀點,但那是否又是某種「一言堂」呢?不管茶經也好,大觀茶論也罷,裡頭的論述都是這兩位藝術大師自己親身體驗的結果,這些著作都像是嚮導一般,教導著我們如何去觀察、感受和品味。

如果沒有嚮導,我們很難在開啟五感(眼、耳、鼻、舌、身)的探索之路上走得穩健、順暢,並且不小心就走到迷路了。這些大師們的經典論述,是為了協助我們能夠像他們一樣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獨特觀點,千萬不要把看到的這些觀點當成聖旨了。否則,一不小心就落入另外一個死胡同了。

關於喝茶這件事,這十幾二十年來隨著茶藝的推廣會發現,現在的人,已經從早期單純追求一斤多少錢的茶葉,到現在十分講究茶席的佈置,這對於美感教育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也代表著大多數的人,漸漸進入了一種美感覺醒的狀態。

但是,為什麼茶藝的推廣似乎在這幾年呈現了一種停滯的狀況呢?因為刺激已過,或是因為社會總體經濟疲軟,造成藝文活動的緩和?

關於茶藝品味,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來討論:現象層次、技術層次與底層規律層次,當明白了這三個層次,也就能明白藝術並不是感官刺激,也與經濟沒有絕對的關連性。

1. 現象層次


單純把參加茶會當作一種社交。有些人單純把這件事當成一種「注意力轉換」!好比歐式下午茶吃膩了,改參加中式茶會雅集,最重要的其實不在於參加什麼,而在於「社交休閒」往往一不小心,藝術就成了一種比較、嚐鮮,更甚至是賣弄。就好比作高空彈跳,我想很少有人會每個月都去跳一次吧?
所以,對於這樣喝茶的人來說,其實只是把茶杯當作一個裝茶的器物,基本上只要茶水不要燙到舌頭,喝了什麼、用了什麼杯子喝,喝完也就忘了。如果茶會沒有新花樣,這些人很快就玩膩了。

2. 技術討論層次

這一部分的人就比較不一樣了。喝茶已經不只是為了解渴,他會在意如何「泡好茶」,所以他們會去學習並且尋找資料充實技術方面的知識。
例如:器物方面,揀選茶具、煮水的鐵壺,甚至到水質,都會有一套非常嚴謹的標準。據說乾隆皇帝最喜歡喝的茶就是「三清茶」,這是乾隆皇帝自己發明的,以梅花、松實、佛手為原料,並且用融化的雪水來泡茶。我曾經在一位友人家裡也喝過三清茶,雖說沒有雪水泡製,但增加了明前的龍井,喝起來倒也是別有風味。但若茶藝品味過分著重於技術層次的話,久而久之,會很容易進入患得患失的死胡同當中。
俗話說「青菜蘿蔔,各有人愛」,有時候在追求外在技術的同時,可得小心,自己是否因為追求技術而僵化了卻不自知,不小心就成為器物的僕人。明白器物的優劣是非常好的,但是,如何悠遊在器物當中,可信手捻來,可更客觀理解青菜蘿蔔皆有其特點,也許是我們更該思考的問題之一。

3. 底層規律層次

㚕磬個人杯

個人的需求本質而探索茶藝,並且打從心裡去感受喝每一杯茶時那當下的感覺。當能夠很真實的感受到自己身體的感覺之後,很自然的,身體會陪著鵀尋找合適的器物與方法,才不會人云亦云而無所適從。

紅樓夢 41 回裡面有一段,妙玉在櫳翠庵裡,用五年前梅花上採集來的雪水泡茶。從選擇水的挑惕小細節當中,可以看見妙玉是如此鮮明的潔癖個性 。

那妙玉便把寶釵、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隨他出去。寶玉悄悄的隨後跟了來。只見妙玉讓他二人在耳房内,寶釵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團上。妙玉自向風鑪上煽滾了水,另泡了一壺茶。寶玉便輕輕走進來,笑道:「你們吃體己茶呢!」……
寶玉細細吃了,果覺輕淳無比,賞讚不絕。……

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嚐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統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麼嚐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清淳?如何吃得!」

連水都可以這麼挑惕了,更何況是茶具呢!妙玉是打從骨子裡的真挑惕。而您,打從骨子裡的堅持是什麼呢?一直以來,我不斷強調「從感受開始」,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在他的「Start with Why」中也提到 :
「真正堅持底層標的困難不是找到如何開始,而是有紀律地遵循自己的價值觀和原則。」

喝茶的時候,為什麼茶杯如此重要?

菊式官釉粉青蓋碗茶具組

簡單的器物,能充分營造出自在的質感氛圍

現在,您已經知道了在茶道裡,茶杯不單純只是一個容器,茶杯是個人特質的表現媒介,這是非常主觀的。

延伸閱讀:如何欣賞汝窯茶具、青瓷茶具?

再來,我們可以開始談談客觀的條件。

因為要品茶,就絕對不是俗稱的:喉嚨借過式的牛飲。現代人大多知道好茶需要搭配好茶器、也要有好水來相佐,於杯子而言,他絕對不只是裝茶這麼簡單。因為杯子是茶湯入喉的最後一個媒介,所以一個杯子的造型以及胎釉,對於茶湯的影響是最直接並且毫無修飾的!有時候一泡茶,茶葉、水跟壺都對了,最後入口的茶湯卻難喝的讓您百思不得其解,往往是因為茶杯選錯了!

中國的科學是全觀性的(比如中醫),我們知道很多事物並不能單純的切割片面來討論,五行相生相剋、互為君臣佐使。反映在陶瓷藝術上面,以一個茶杯來說,從胎土與其上的釉料,到釉料與燒窯的控制,都是環環相扣非常重要的。我並不會用西方醫學般,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來解決陶瓷上的問題。但是若用工業化的思維來看,為了提高效率,會利用以下三個方式來提高成功率:

  • 使用純度極高的高嶺土,避免土中的雜質或斑點影響顏色
  • 利用定量分析、化學色劑調色(藍色是鈷、綠色就用鉻,白色是鋯),相對穩定
  • 程式氧化控溫,精準控制時間與燃料成本

這些由德國化學家發明的解決問題方式,難道就能夠取代兩千年來中華陶瓷一哥的地位嗎?我在土的文章提到,純化的瓷土因為失去了土中大量的鐵錳礦元素,少了還原亞鐵的磁場,讓茶湯入喉的時候茶香與茶水是分開的,讓茶喝起來水水的,少了綿密的細緻口感。

揉土,也是一種暖身

充滿礦物質的台灣陶土

傳統的長石礦物釉料,釉層充滿細緻氣泡,利用過渡金屬的帶電性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調性顏色,所以整體顏色相對充滿了層次與質感。相對來說,單一化的色料釉:成色均勻、豔麗且五花八門,成品猶如上一層亮光漆,亮一點的就像烤漆,有的甚至顏色跟塑膠幾乎一樣。

在這邊舉了這些不一樣的例子,重點並不是在於比較何種方式才是對的!而是杯子的選擇性很多,您可以選擇量產鮮豔的,也可以選擇手工質感的,對於泡茶茶具推薦,不管選擇哪一種,都要選擇一個『自己喜歡,並且會持續使用的』對您而言才是最真實的。

如果您跟我一樣愛喝茶,您得馬上替自己挑選一個專屬的茶杯,每天使用他,惦惦他在您掌心的重量,感受他與您的嘴唇接觸時帶給您的觸感。

在品茶的過程中,不管是一飲而盡抑或小口啜飲,千萬不要忘了多一點心思把玩一下手上的這個茶杯。我想,有時候我們對於一個茶杯的情感,甚至是超過了一整組的茶道具。每個人至少都需要一個可以單純陪著自己一輩子的杯子。

因為,藝術家手工傳遞的情感溫度,在手捧著茶杯、就口飲茶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最真實的感受到。

現在開始,立刻尋找自己的茶杯!

看完這篇文章,是否對於茶道具中的茶杯有了不一樣的洞見?

㚕磬個人杯

挑選一個自己獨有的杯子

先開始仔細的感受手上正在使用的茶杯,身體會自動記憶下所有的感覺,日積月累、全部的感官逐漸開啟,下次尋找茶具的時候,可以聆聽來自身體的真實回饋,相信將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茶杯不同的造型個性,會真實反映在身體的感覺,好作品會在靜下來的時候,讓我們用身體發現它的價值。

這篇文章對您有什麼幫助呢?留言寫下您的想法,或是分享用了這個新方法之後有什麼樣的收穫喔!

㚕磬茶杯推薦

粉青葵花式碗

粉青葵花式碗

此件葵花式茶碗,敞口卻又含蓄,六瓣葵花於口沿處曲線綿延,和諧地表現跨越敞開與向內收斂的典雅線條。

  • 葵花式碗 – 南宋青瓷的茶盞名作
  • 司茶時,優雅綻放的氣度表現

欣賞作品

釉裡紅飲杯

個人時光杯

青瓷如冰似玉的質感透過匠人工藝與創意完美融合於每一件獨特的個人暖心杯,因為堅持才有你手中的無二杯。

  • 薄胎厚釉才能表現出溫潤豐厚的手感及視覺上的流光清徹。
  • 超乎平常的三倍還原燒時間,增添你茶湯的甘甜滋味 。
  • 瞟紅、開片、金絲鐵線紋…創作個性,一只茶杯就是你的品味風格代表。

欣賞作品

菊式飲杯

菊式飲杯

十六瓣的菊花杯源自宋代古瓷的靈感,卻又創新的現代線條。

  • 遵循宋代青瓷尺寸小巧、適於把玩的賞件特性
  • 滿釉、矮圈足、足端不露胎的新穎感

欣賞作品

加入㚕磬窯官方LINE帳號
探索藝術家的迷人世界

分享:

Facebook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