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利休的茶事七則 ~宜古宜今的日本茶道精神

走在日本京都老街上,各商店動輒家傳十代、百年老店比比皆是,融合在現代潮流中,古今並存的各式商家,任潺潺時光依舊繼續千百年來一樣的手工。 是什麼樣的民族性能夠如此代代傳承、不曾中斷?這篇文章透過了解一代茶人千利休而回到古早傳承的精神,看看數百年來深植日本人心的茶道文化。

茶道中的寂靜精神

日本茶聖千利休在前輩的思想基礎上,將茶道與禪境緊密結合,稱作「侘び茶(wabicha)」的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為當時日本茶道文化的集大成者。

我們比較習慣稱作「茶禪一味」。

他在《南方錄》中解釋說:「佗之本意,是表現清潔無垢的佛教世界。從露地到草庵,拂去塵垢,客主坦誠相交,不必就其規矩尺寸、方式方法。草庵茶就是起火、燒水、點茶、喝茶等,別無他樣。」

這樣直白的教導,有力而深刻,從現代日本茶道流程中一絲不苟、乾淨俐落的動作,透析出每一道工序去蕪存菁,都是長久時間的工夫累積。千利休留下來的茶道七則,教導茶師們於事前、事後應該有的外在準備和內在態度:茶要點得宜人合口;炭要放得能燒開水;花要如同開在原野中;茶室要使人感到夏涼冬暖;凡事應未雨綢繆;關懷同席的賓客;時間要守時。

第一次看到千利休的茶道七件事,第一個反應:這也太簡單了吧?! 一個稱職的茶人理所當然要有這樣的基本表現,不是嗎?

㚕磬 天青鱔血紋蓋物

茶道職人最紮實的養成術

如果連這樣基本的心性教養都要從頭說起,可以揣測,當 43 歲的千利休正式成為織田信長的茶頭,那時或許是一個崇尚奢華、追求外在浮誇展現的年代,不然,就是當時茶道素養並不鼎盛。

無論是哪種狀況,利休對茶人內在本質的共通性期許,都能看出他是一位對茶禪美學有炙熱生命堅持的大教育者,因應當時現況,不厭其煩地再三重申:

茶人心性的養成要回到日常生活最基礎的做人做事的態度!

喚醒匠人體內的一流精神

1984 年四十歲的秋山利輝講述一流的木匠進入職場前須育成的基本 30 條法則,《匠人精神》一書,傳遞一位工匠於工事之中磨練身心,使心理狀態、手工技法、待人接物的職能生命臻於圓熟完善的匠人訓練之路。

千利休的日本茶道茶事七則

茶道之1:重視個人感受

在千利休之前的茶道強調器具之奢華須滿足公卿名士的地位,這樣的要求失去了茶在侍奉與接受過程中服務的地位,當時喝茶的人並不在乎茶湯的滋味與自己喝完茶之後心境的轉變。

而利休讓茶事回到滿足人的感受,而且這個〝人〞是回到喝的人的期待狀態,不是提供這茶的人的社交企圖心。

一碗滋味合口的茶湯是茶人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訓練。

茶道之2:細節上的用心來自於對美好的堅持

千利休的茶會多是親自手工炙炭,準備的過程對每一件用品的考量極其細膩。
冬雪之際,不會因為外在天候嚴峻、想速速完成而敷衍了事跳過必須把關的步驟。

物器用品的準備是最至誠的看待,因為萬物有靈,一切呈現只是藉由茶人的手被展現出來。

茶道之3:花要插得如同在原野綻放

千利休對每一場茶會都是極致的要求,一期一會的生命過客將碰撞出惦記一輩子的回憶,移花入室進行必要的氛圍點綴。

的確,在每一次精心剪裁的花卉,呈現每一次短暫卻美麗的相聚,壁龕內的姿態極盡地綻放已是最終極的奉獻了。

磬㚕窯 茶盌 笠

㚕磬窯_茶盌 揚

茶道之4:茶席要冬暖夏涼 – 日日好日

踏入千利休設計的四疊半禢禢米的茶室,讓所有煩塵俗事都留在門外,這是一個可以卸下一切,與茶的藝術氣息和平共處的生活習慣

和靜清寂,是人的心境,也是空間環境的氣氛。

夏有涼風、冬紅炭,一心不亂、茶香伴,四時節氣皆能舒坦安在。

茶道之5:不下雨也要備好傘

凡事都能未雨綢繆,以更全觀的角度思考可能的突發狀況,諸如:天候、人員、過程中的變數,都能舉一反十、預先佈署。

千利休對茶人的提醒,更多的是:有水當思無水之苦的珍惜、珍重,當一位大愛有容的茶人,應當多面向的關注與行動。

茶道之6:對同席者將心比心的關懷 – 主客一心

喝茶不是一件只關注個人感受的享受。

來自於大自然的茶,它的奉獻有更多的期待是對所有人的關懷與心境的滋養。

共同入席的無論是否熟識,都要無私地猶如陽光照拂當下所有人,在藝術情感上的討論上不需過度黏膩與附和,但也不是互不往來、全然冷漠。

創造一場親和恬靜的聚會是讓每一個人都舒適地獨坐其中。所以談話的主題要適切,眼神態度要柔和,平均地關注茶席上所有的人。

菊式官釉粉青蓋碗茶具組

菊式官釉粉青蓋碗茶具組

簡約,成就跨世的精品

〝粉潤青瓷〞讓每件作品都是極簡的茶道美學化身,完美呈現匠人名作的現代蓋碗,100% 傳承經典的韻味。

鑑賞作品

茶道之7:茶席要守時

這一則,有些資料的解讀是〝赴約要提早〞,但是赴約是客人的角度,千利休不會在對茶人講完前面六件要準備的事情之後,突然對要赴約的客人提醒要提早到。

而且茶事七則,本就是茶聖傳承給茶人的心法要則。更多是對茶人完備一場茶會最終了的提醒:一切的進行無論是開始或是結束的時間掌握都需要準時遵守,這才是以至誠之心對待每個與會人的態度。

茶道規則的意義

千利休定下了茶道初學者的七項守則,後人稱為「利休七則」。

而所謂「則」,不是嚴格規範的紀律,而是提醒我們在每一段準備過程都能如此度心,回歸茶人藉事練心的修冶。

五個世紀前,在跨海東瀛有一位堅持讓茶道美學走入後代千千萬萬學茶人的生命中,平實而綿長的茶道之行。

美好生活品味的追求,真心至誠之外,別無他法,如果您還有其他想法,歡迎留言與我們一起交流。

千利休茶詩一首

先把水燒開,
再加進茶葉,
然後用適當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除此之外,茶一無所有。

㚕磬窯青瓷茶碗代表作

㚕磬窯 青瓷茶碗

360度外翻敞開的口沿,全視角完整透出玻璃表面的水亮光澤,而豐潤儒雅的粉青釉染上赤赭色開片紋,呈現簡單的釉面蔓延出的細緻紋路,恰如其分地表達青瓷圓熟而奔放的情感。

昂然而立的高圈足,蓄勢待發的姿態,呼應著當代儒商開闊、冒險的胸襟。

欣賞作品

㚕磬窯 青瓷茶碗

內收的口緣讓這件茶碗仿似一朵含蓄婉婉的花苞,瑞口刮釉顯露一圈的土褐色澤,以最小比例,陽剛的線條揉合了這件作品至柔與至堅的表情。

在這件茶碗的世界裡,看到人生希冀的吉祥安好,在這一刻簡簡單單地存在著。老子談: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欣賞作品

㚕磬窯 青瓷茶碗

茶碗「靜」,從缽的造型,內外緣鱔血紋的器物表情,以及宛如嬰兒肌膚的細紋,多層次的美感。口沿不規則的造型,彷彿看著生命的起伏,手中碰觸著青瓷溫潤柔致的質感,心中不起一絲波瀾。
㚕磬粉青釉最能表現青瓷的玉石力度和厚潤性格,因為如此溫暖的質感,呼應內心的普世價值: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欣賞作品

加入㚕磬窯官方LINE帳號
探索藝術家的迷人世界

分享:

Facebook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