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回】悠悠⽂化五千年,廿⼀世紀⾺⾜先

⾃古以來,我們以漢族⼈⾃稱,幾千年來,也以漢唐兩代盛世為華夏⺠族之榮光。我總認為,中華⽂化之精彩與豐富,是各朝各代⼀道努⼒的結果。它像⼀⽀軍隊,有的扛⼤旗、有⼈吶喊、擊⿎,也有⼈衝鋒、補給,缺⼀不可。隨著五千年來的積累,⽇漸壯碩,即便⾝為現代的我們也無法脫隊,因為中華⽂化之氣息已融入了我們⾃⼰的靈魂深處。

歷史記錄著⽂化。不可否認的,漢⽂化⼀家獨⼤,主導著歷史的記錄。以千年前的宋代為例,我們對同時期的遼(契丹)、⾦(女真)、與⻄夏(党項),卻是極其的陌⽣,甚⾄有⼈還覺得這些漢之外的種族是茹⽑飲⾎的蠻族!以遼代來說,因為其遼史為亡國後⼀百多年在元⼈的⼿上勉強完成,內容⼤多以訛傳訛,並未真實。好在這幾⼗年諸多出⼟⽂物,比如著名的陳國公主墓(遼開泰七年,1018年),讓我們⼀窺這些開國早于宋的遼代⽂物。除此之外,有名的顧愷之〈女史箴圖〉,其卷尾更有⾦章宗完顏璟之題跋,俊秀的瘦⾦體甚⾄還⼀直被誤為宋徽宗所書。與宋為鄰之⻄夏王朝也仿照漢⽂字創立了⻄夏⽂,⻄夏⽂到了明代中葉還有⼈刻做佛經,此時距⻄夏⽂創立已五百多年!這些⽂化活動的出席,促成了中華美學的精彩。

悠悠的歷史長河,若現代沒有發現這些出⼟⽂物,我想我們可能對歷史⽂化有著嚴重的偏⾒,其中漢族獨⼤、獨尊儒術、以及⽂化差異等等的⼲擾之下,若忘了仔細思量與客觀感受,可能會造成諸多成⾒。以青瓷的審美來說,很多⼈拿⾼濂的遵⽣八箋做參考範本,甚⾄將他所形容的部分作為審美的唯⼀標準!我想⽂⼈的意境是美的,⾼濂有他獨到的養⽣⾒解,如果我們可以⽤更開放的眼光去解讀,或許會有⼀種屬於⾃⼰的體會。

⼀句「雨過天青雲破處」,我相信是形容⼀種感覺,不該單單只在顏⾊上做⽂章,將感覺幻化成釉⾊,是中華⽂化的特質。⽽當代藝術之美與其豐富性,是每個創作者⾃⼰⾝體⼒⾏、真誠地勾勒出來,有信念的創作,就像塵封多年的古代⽂物⼀樣,只要時機成熟,還是會蟄伏⽽出、展翅⾼⾶,令⼈眼睛為之⼀亮。

加入㚕磬窯官方LINE帳號
探索藝術家的迷人世界

分享:

Facebook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