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四回】⼈間天堂雪域藏,香格⾥拉秘途芳

今年我走了⼀趟⻄藏,有⼀句話形容⻄藏很貼切——「⾁體的地獄;⼼的天堂;靈魂的故鄉。」沒去⻄藏前,對它的印象就是⼀片萬⾥無雲的藍天,⽽且是藍到令⼈發癡的藍,再來就永遠是穿著灰藍暗⾊系的藏⺠,⾝上沒有鮮豔的顏⾊,卻擁有純淨的眼神,若要在⻄藏看到最絢麗的⾊彩,就是唐卡藝術了。

所謂「⾺年轉⼭,⽺年轉湖」,今年甲午年是⾺年,所以我也不免俗的參加了轉⼭團, 轉⼭有個好處,由於必須攻到海拔5630M,所以真正可以體驗到什麼叫做⾁體的地獄,我想這個地獄是專為對我們這些忙於世俗⼯作的⽂明⼈⽽設的,長期的缺乏運動與⽣活壓⼒,讓多數⼈呼吸淺短,所以體內的⾎氧量相對不⾜,⼀到⾼海拔就容易出現⾼原反應,那種吸不到氧氣、走兩步休三步、頭痛欲裂等等想的到的與想不到的症狀通通可能跑出來,⾁體的地獄當之無愧。

⽣為⼀個創作⼈,我常會到處尋找⼀些⽣命的火花刺激靈感,所以當去年聽說聖達瑪學院辦即將舉辦⼀個⻄藏轉⼭的海外課程,我第⼀時間就報名參加,或許這是此⽣難得有機會去體驗⼀下瀕臨死亡的感覺,⽽且不會真的死掉,說不定可以帶給我在台灣所吸收不到的創作養分。

回顧這⼗四天雪域⻄藏之旅,三天的轉⼭是此趟旅途的重頭戲,回想起來,的確非常具有挑戰性,但憑⼼⽽論,真正擋在⾃⼰⾯前的,似乎是不信任⾃我的恐懼,害怕⾼⼭症發作、害怕失溫、害怕體⼒不夠等等的⼲擾因素,才是造成⾁體地獄的罪魁禍⾸。當轉⼭的過程,開始信任⾃⼰與夥伴的潛⼒,聆聽四周如天籟般⼤⼭⼤⽔的美景,將會找到⼼的天堂。釋⾨⼤德說萬物唯⼼照,當⼼在天堂,不知不覺,在海拔五千多米處跋⼭涉⽔,⼿腳不再冰冷了,距離已不成問題,我們與聖⼭合⼀。放下煩惱,讓我想到「春有百花秋有⽉,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頭,便是⼈間好時節。」⼼開了,品味當下,誰還管那⾼⼭的冰雹雷雨呢?

除了轉⼭與⾃我對話的轉折,兩周的⻄藏⽣活,也讓我好好的思考忙迫與從容的對比。在藏地,由於⽂化與習慣的差異,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從容的⽣活態度,或許有⼈認為是因為⽂明與科技尚未普及的關係,若是如此,那⾝在台灣不就永遠陷入忙迫不堪的境地⽽無法⾃拔了?我想事實應該不是這樣,忙迫與從容或許不單單只是外在的顯現, 中國⽂化⼀直都有閒適⼀派,其中富⾜的宋代,就有理學家程明道歌詠「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起東窗⽇已紅,萬物靜觀皆⾃得,四時佳興與⼈同。」或許其中靜觀⾃得是現代⽂明社會所⽋缺的閒適態度,忙迫在於⼼不靜,以創作為職志的㚕磬更需要從容的創作⼼態,利⽤每⽇的靜⼼是我平衡忙迫與從容的不⼆良⽅。走了⼀趟⻄藏,回到台灣,也許達到「無入⽽不⾃得」正是現代⼈⼼之所嚮吧!

當回到靈魂的故鄉,永遠忘不了那望著無際的藍天,肩膀無壓⼒的暢快舒適,還好我們的靈魂是可以穿越時空,隨時都可以再次回到充滿療癒⼒的故鄉,抑或我們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感受⼀下杜甫的「⽔流⼼不競,雲在意俱遲。」或許在忙碌的⽣活當中, 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中那塊不動的美樂地,那是香格⾥拉,是我創作的源頭!

加入㚕磬窯官方LINE帳號
探索藝術家的迷人世界

分享:

Facebook
LinkedIn